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德甲球队利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德甲球队利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根据拜仁官方在德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拜仁慕尼黑股份集团(含拜仁慕尼黑股份有限公司、安联球场有限公司及所有子公司数据)在2016-17赛季的营业收入达到6.4亿欧元,再创球队新高。上一财年,拜仁已经以6.26亿欧元创造了历史最佳营收。
与此同时,拜仁在2016-17赛季的税前盈利为6620万欧元,较上一财年的5390万欧元上升22.2%;税后盈利为3920万欧元,较去年同期的3300万欧元增长了18.6%。至此,南部之星也连续25年实现盈利。
谈及这一殊荣,拜仁财务总监德雷森表示:“球队的所有重要指标都实现了两位百分比的增长,尤其是盈利方面的稳中有升,让我们在财政方面保持在欧洲最顶级的俱乐部行列。”根据各支俱乐部已经发布的财务报告,拜仁的营收排在巴萨(7.08亿欧元)、皇马(6.74亿欧元)和曼联(6.51亿欧元)之后,位居世界第四。
上赛季,拜仁实现了德甲五连冠,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在欧冠1/4决赛被皇马淘汰,德国杯也被老对手多特蒙德在半决赛复仇——这让球队损失了2500万欧元。不过从长远来看,拜仁的营收已经较15年前的1.62亿欧元增长3倍,会员人数也在翻了3倍之后来到如今的29万人。
强大的经济后盾,让拜仁以1.03亿欧元成为今夏德甲投入最高的球队。然而相比于巴黎、曼城等动辄投入两亿的豪门,南部之星还是相形见绌。此前,锋线大将莱万多夫斯基就曾抨击俱乐部几乎没有超过4000万欧元顶级引援,以卡恩和埃芬博格为首的名宿也表示,拜仁想要保持欧洲前三的水平,就必须参与到大手笔的转会中来。
这种情况跟德甲的球队运营方式有关,德甲是目前五大联赛里唯一一个不准外资进入的联赛,没有外资投入,俱乐部只能大力发展青训,从这几年德国队人才不断井喷就可以看出,但带来的恶果就是留不住核心球员,除了拜仁这些豪门。那么相对英超动不动就买买来说,球队换血就较长,竞争力自然下降了。
熟悉的节奏……德甲实力快回到欧洲第四联赛了,要是拜仁淘汰赛再抽个硬骨头就好玩了所以必须废除50+1政策,联赛不应该为国家队让路,联赛不是为国家队培养年轻人的国家二队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个字:穷!穷!穷!穷!穷!
论经济实力,德国是欧洲最强的了,结果联赛搞成这种样。市场开发得没有一点水平,就大多数普通球迷而言,估计除了拜仁,其他任何两个队的比赛都不会引发大家的兴趣,且不说英超基本每轮都有强强对话,其他联赛强队之间比赛的机会都比德甲多。
神预测!说对了
然而德甲欧联区球队基本都穷,上个赛季欧战区,下个赛季就保级了。有钱不能保证球队强大,但不仅留不住核心,卖都卖不出高价的话,肯定没救。前两年门兴踢欧冠,虽然后来踢得有声有色,但赛季开始时挖下大坑,直接小组第四出局。
德甲的青训质量一直都非常好,奈何沙尔克,多特之类的天才管理层各种骚操作。今年莱比锡踢得不错了,关键是多特不给力,丢分太多,平民球队的人才又被拜仁挖走,欧联都难混,欧冠就全靠拜仁了。德甲这么多年其实都是在享受青训带来的红利 但盈利模式注定留不住这些人 说白了 还是没有大的资本投入 导致中下游球队没法扩大影响力。
拜仁这赛季前段也是乱的很,还好海因克斯回归,拜仁才重新走上了正轨,现在的拜仁还得靠老帅,靠罗老汉,靠里贝里,这些人都老了啊!科曼怎么说呢!还远远没有达到里贝里的水准,年轻是资本,罗老汉这边,有一个后起之秀基米西帮忙,德甲一家独大了!
德甲最近3-5年确实不错,不过拜仁只要是一家独大,就不可能联赛整体上去,德甲除了拜仁之外的球队的人才,要么拜仁挖,要么去其他联赛。
说实话,外战德甲靠药厂。药厂只要进欧冠,就有大概率小组出线。“德甲阿森纳”的外号,不是白叫的!
现在德甲对意甲,还是德甲赢面稍大,拜仁对尤文,多特对那不勒斯,沙尔克,霍村,红牛这些对国米,罗马,米兰,顶级两支赢面大些,中上游意甲稍强,中下游还是德甲强些。。总体说来,德甲应该还是稍占上风,但是再过一两年,我都承认不是意甲对手了。
虽然联赛里看拜仁虐菜挺过瘾的。。但是一到了欧战,看到自己联赛的球队被人家按在地上摩擦,还是觉得很不是滋味啊。。
所以还是那句话,必须废除50+1政策,联赛不应该为国家队让路,联赛不是为国家队培养年轻人的国家二队,商业模式也需要转变下,提高影响力才是关键!讲真,德甲的影响力真的很低,我周围很多爱足球的德甲除了拜仁多特,其它几乎无感!
题主的问题是50+1政策是否对德甲竞争力有损伤
那么不扯到盈亏啊青训啊之类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十分简单:损耗很大
13年两支德甲球队会师欧冠决赛和沙尔克挺进四强属于偶然性事件,并不能掩盖除拜仁外其他德甲球队基本陷入陪太子读书的事实。关键是,德甲本身的投资环境又强过意西法太多,如果没有50+1,在德国出现几个石油爹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再加上狼堡背后的大众,斯图加特背后的奔驰,以及一众车企和其它方面的企业。如果没有50+1,考虑到德甲相对英超更为讲求战术性的特点,德甲成为世界第一联赛的前景个人十分看好。
我们以西甲为例,表面上西甲两支超级巨舰的疯狂烧钱模式十分的“不健康”,但在两支球队依靠保持其顶尖球会地位实现建立商业帝国的同时,整个西甲的转播收入也被带起来了。这对于小球队虽然没能缩小与皇萨之间的差距,但是活下来的难度变小了。且皇萨可以通过大量外租来养活这些小球队的竞争力。这就是近年西甲出现大量二线强队的原因,阵容水平不错的毕尔巴鄂只能排在11位。
德甲应该感谢莱比锡,一旦多特低迷,这个“异类”就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第三支球队闯入欧冠淘汰赛,几年后德甲还能剩几个欧冠名额就是个疑问了。
个人认为,德甲球队竞争力不足与50+1政策的关系较大。
首先来解释一下,德国足球所谓的50+1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保证职业俱乐部球迷会员的投票权必须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德国职业俱乐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球迷的俱乐部。这个政策虽然增加了球迷对于俱乐部认同感和责任感,但却对投资者没什么吸引力。可以这么理解,即使有财团买下德国职业球队也不能完全获得球队决策权,还是得听球迷会员的投票结果。这样一来,大部分投资者都对投资德甲兴趣不高,毕竟投钱也拿不到决策权。
所以说,50+1政策总体来说对于德国职业球队还是比较不友好的,没有资本的介入,球队在转会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不大,易导致球队阵容老化严重。这样到了欧冠、欧联杯的赛场上,面对动辄几亿投资的英超、西甲球队,德国球队的竞争力明显比不上。所以综上所述,50+1政策从源头上限制了球队通过引援提升实力的的通道,这的确跟削弱球队竞争力没什么两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甲球队利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德甲球队利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